2008年1月5日 星期六

搶救南聰 聲暉義賣募基金

中國時報 C2/南市新聞 2008/01/05

搶救南聰 聲暉義賣募基金

【楊淑芬/台南報導】
  教育部遷移台南啟聰學校政策沒改變,家長和老師們捍衛行動也沒 停止,「搶救台灣教育特殊教育發源地行動聯盟」決定展開長期抗爭 ,發動一波波行動,元月六日第1場義賣登場,為未來行動募集經費 。
  發起人台南市聲暉協進會理事長莫素娟說,為聽障兒權益,這是一 條漫長的路,但是他們不達目的絕不會休止,已有長期抗爭準備。
  第1場義賣就在南聰校園旁展開,當天有聽障兒手工餅乾、陶藝作 品及現場揮毫,和家長們自製食品、手工藝品,甚至聽障數位畫家, 也將上場參與。
  除元月六日義賣,未來義工們也將在台南市大街小巷行動式的義賣 ,募集經費,另成品也將貼到搶救行動部落格twspe.blogspot.com, 希望呼喚更多人重視,並且加入行動。
  莫素娟說,行動聯盟已經擬訂18項策略,即日起執行,在去年十二 月卅日台南市遊行,原來預定只有500人參與,但是當天來了1600多 人,尤其是來自各地身障團體支援,讓他們覺得並不孤單。
  未來活動將擴大層面,在網路上以部落格串連,並向國際組織尋求 支援,還發動1人1信給行政院長、總統府,三月分打算發動300輛遊 覽車到教育部抗議。

台南啟聰要搬走 校友群起抗議

中國時報 C2/台南縣市新聞 2007/12/31

台南啟聰要搬走 校友群起抗議

【楊淑芬/台南報導】
  中華民國聲暉聯合會卅日上午發動「搶救118年教育良知」大遊行 ,強烈訴求台南啟聰學校應該保留台南北門校區,學校老中青3代校 友都回來響應,另退休老師、全國特教團體也群集台南市聲援。啟聰 學校則大門緊閉,對遊行活動的訴求未予回應。
  遊行活動上午10點啟動,現場手語與口語並行,到處是群情激憤場 面,聲暉協進會估計有1600多人參與遊行,大家沿著校門口北門路, 轉青年路、民權路、中山路,火車站再回到北門路,大約走了1個多 小時。
  但是,台南啟聰校方對這個活動存有疑慮,校門在整個活動過程緊 閉,所以遊行之後,所有人只能在校門口集結演講、呼口號。
  聲暉理長莫素娟表示,教育部指稱配合南聰長遠發展及遷校需要, 因此終止北門校區學生宿舍、餐廳、廚房興建工程,以避免教育資源 不當投資,要等遷校完成再成立專案小組規畫北門校區,她說現今投 資是不當投資,那日後規畫如何正當投資呢?
  她說,目前北門校區還有97名國小及學齡前小孩,校方已經公告下 學年度前全部遷往新化,這些孩子受教權到底在那兒?
  她強調,特教團體對於校方BOT校地、充實校務基金營利式經營思 維,更感到不敢恭維,教育如果只是犧牲聽障生受教權益,還有什麼 理想性可言。另已透過公聽會、特教諮詢委員會做建言,家長們卑微 請求無法獲得教育部具體回應,求助無門只得走上街頭。

2007年12月22日 星期六

[轉貼]一個家長沉痛的呼籲

各位家長以及關心弱勢族群的社會賢達:

  我的孩子曾就讀臺南啟聰學校,今年也擔任臺南市聲暉協會的理事。聽聞教育部中部辦公室及該校校長以執行既定政策之名,欲強制將交通便利、社會教育資源多元且充足的北門路校區遷至偏僻的新化,內心十分悲憤。怎麼聽障孩子的就學路越來越遙遠?

  現在是一個公民社會,任何政策的形成應該與民眾經過說明、溝通、協調等步驟,須以民眾最大福祉為依歸,方是正道。如果違背以上做法,所謂「立意良善的政策」,恐怕激起的是民怨,而非感念。

  沒有聽障孩子的人是無法想像,我們拖著孩子穿梭在醫院、語療機構和學校的辛苦,為的是那麼一點卑微的願望--希望他們能過著如一般人的生活與學習。雖然我的孩子已離開啟聰學校,但是存著做功德的心情,無論在高雄雅文基金會、住家附近的菜市場,甚至出外遊玩的風景區,遇到跟我們一樣的聽障兒家長,總是熱心介紹,鼓勵他們帶孩子來啟聰學校就讀。因為這兒在市中心,交通方便、環境適宜,千萬不要怕麻煩而耽誤了孩子。

  教育是百年大計,建立一所學校更非易事。為了現在和未來的聽障孩子,我們應該認真地來思索如何建構一個最佳的學習環境?如何幫孩子來爭取他應有的權益?

  懇請各位家長與關切身心障礙族群的社會各界人士,大家站出來和政府對話,希望他們能傾聽底層人民的心聲,勿要再欺「聾」騙「啞」。

陳庭美

國立台南啟聰學校台南校區具有無可取代的價值

國立台南啟聰學校台南校區具有無可取代的價值
台南啟聰學校教師會96.11.25

  台南啟聰學校是一所具有悠久歷史的特殊學校。近一年來,因兩校區整併問題,紛紛擾擾,身為台灣特教發源地的台南校區,也面臨被湮滅的危機。姑且不論此整併政策適當與否,就歷史文化與特殊教育而言,台南啟聰學校台南校區都具有無可取代的價值。

  一八六五年,英國基督教長老教會宣教師馬雅各與牧師杜嘉德等人,率先來到府城古都,展開傳教兼醫療、教育等工作,隨後牧師巴克禮、李庥、甘為霖等,相繼來台,共襄盛舉。他們除了擔任神職外,分別在醫學、傳播、教育等方面學有專長。他們把先進的西方文明科技引進府城,使之得以領先其他地方,邁開大步向現代化前進。

  他們創辦西式醫院(今日的前鋒路新樓醫院)、宗教兼文化性質的報紙(今日的台南教會公報社、聚珍堂)、現代化的男生中學〈即今日的私立長榮中學〉與女生中學〈今日的長榮女中〉;此外還創辦了台灣第一所大學〈今日的台南神學院〉與第一所特殊教育學校(訓瞽堂,今台南啟聰學校的前身)。府城在這些傳教人士的默默耕耘下,民智大開,社會風氣丕變;人民由排拒西方文明,到欣然接納;由封閉保守,到開放多元;由迷信落伍,到科學先進;隱然結合東西文化的城市之雛型已經形成。當時台南號稱府城,意為全台首善之區。而前述這些先進的文教醫療機構,都在今之青年路、前鋒路,與博愛路(北門路)一帶。因此,若要考據台灣現代史,這一地帶的古蹟文物,包括台南啟聰學校在內都是彌足珍貴的材料。

說到台南啟聰學校,我們不妨站在實際從事特殊教育工作者的立場來說。

台灣特殊教育的發源地──國立台南啟聰學校台南校區(以下簡稱台南校區),其實是一個非常具有歷史價值,值得保留維護的地方:
第一、它是一個可以讓我們緬懷先賢無私奉獻的地方。118年前,當台灣社會還非常貧窮落後,一般教育都尚未發達,更遑論特殊教育的時候,甘為霖等一批傳教士,就在府城默默展開特殊教育工作。他們除了奉獻專業知能外,還出錢出力,春風化雨,培育盲聾學子,完全不求任何回報。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很值得後人緬懷追念。

第二、它是台灣第一所倡導殘障者的人權天賦平等的教育機構。一個世紀前,當台灣社會還普遍歧視殘障者,視之為人渣、賤物、罪惡的象徵、家門之不幸等,而拒絕他們就學時,它就力矯此一錯誤觀念,把盲聾等傷殘學生接納過來,慇勤教誨,如慈母之保赤子,使之殘而不廢。這是多麼先進、又多麼偉大的思想!

第三、它是台灣第一所聘僱盲聾殘障者擔任教職員工的公家機構。以往人們要到公家機構服務,第一關是體格檢查,凡是身體有缺陷的,不管你有多大本領,都不能報考,更遑論錄用。但台南啟聰學校在百年前就有聘用成績優秀的畢業盲生、聾生擔任按摩與裁縫指導技師的紀錄;民國

四、五十年間更聘用謝茂昌、陳麗飾、蘇秀枝、莊阿雪等優秀校友擔任教職員工。扶助弱勢,劍及履及,堅定果決,不為成規束縛,這種胸襟與魄力,即令今人亦望塵莫及。
第四、它是台灣第一所設校醫(民國十六年王百焜醫師);第一所對聽障學生實施口語教學與音樂教學;第一所培養盲聾學生上大學深造,並順利畢業的特殊教育學校。

第五、就社會教育的價值而言,台南校區由於歷史悠久、交通便利,各項文化交流頻繁,是一個可以讓校友返校參訪或再教育、外賓來校參觀仰慕、學者來校觀察研究,以及政府宣揚台灣特殊教育成就——尤其是聽障教育的櫥窗。其多元價值實在訴說不盡!

第六、另就未來發展性而言,以台南校區優秀的地理環境,可以結合附近復健醫療網、成功大學輔具開發、台南大學特教系所、豐富的志工網絡、鄰近普通中小學策略聨盟、台南就業服務中心及黃金商業圈,建立產、官、學、研等知識技術服務背景為後盾,提供聽障學生從0-3歲早期療育、學前、國小、國中至高職實習、就業、校友回流再教育及聽障資源中心、手語推廣等全方位服務,推動精緻化的特教服務理念,落實生涯教育的觀點,建立社會融合教育的典範。
綜上所述,國立台南啟聰學校台南校區是具有一百多年歷史的台灣特殊教育發源地,她深具歷史意義,是人文精神的象徵,也是文化古都的瑰寶;她更深具特殊教育的現實優勢,是發展特殊教育、維持專業效能不可或缺的地方,有良知、有遠見的官員、教育家,請千萬予以保留、維護,則莘莘殘障學子幸甚!國家幸甚!

博愛堂列古蹟 南聰擬策翻案

台南地區─ 日期:2007年12月20日
博愛堂列古蹟 南聰擬策翻案

 記者張明蘭/南市報導
 台南啟聰學校博愛堂通過提列台南市定古蹟審查,引來研擬提出行政訴願重審或撤銷,令部分古蹟審查委員頗不以為然,委員鄭道聰直指校方不知珍愛文化資產和珍貴校產,且至今仍未對博愛堂拆除的題字復原,應該先祭文化資產保存法處罰。
 台南啟聰學博愛堂拆除在即,南市古蹟暨歷史建築審查委員會先以暫訂古蹟保護,進而依據文資法古蹟指定相關法定程序,在與會委員多數贊同下,通過將博愛堂列為市定古蹟。不過,校方仍然將博愛堂上極富歷史意義和價值的「博愛堂」和「振聾發聵」珍貴題字拆除。
 博愛堂通過市定古蹟審查,南聰有點難以接受,已研擬提行政訴願打算扳回,據了解,校方已就如何訴願等程序向文化觀光局探詢,並且要求古蹟審查委員中,曾在南聰任教的潘元石和另一位委員黃正彥利益迴避,因為黃的妻子也曾任教南聰。
 面對循行政訴願途徑駁回博愛堂列古蹟,台南啟聰表示,校方確實研擬循此管道進行,不過最後怎麼做尚未決定,還待進一步討論決議。
 文化觀光局說,依據文資法建物通過古蹟審查所有權人可以依法提訴願,但是不是可扳回要透過法定討論。惟校方的作為卻引來古蹟委員鄭道聰的譴責,他對校方不懂珍愛文化資產和珍貴校產,難以認同,此外,也認為之前校方恣意拆毀的題字至今仍沒有恢復原狀,應該受罰。
 南聰對拆字復原一事表示,已委請包商復原,應該近日內就可施工。

引自http://search.cdns.com.tw/loadfile.asp?sid=0&iid=0&did=76463&checksum=59251&query2=%A5x%ABn%B1%D2%C1o